首頁 > 新聞中心行業資訊
[原創]用堅實的“雙腳”為水泥行業持續發展加速
發布時間:2014-12-16 信息來源:內蒙古黃河能源科技集團 瀏覽:652次
經濟高速發展時期,水泥行業的“雙腳”可以說是無論在規模上,還是在技術上都實現了大跨越、大飛躍。而如今,“一只腳”背負著經濟下行的擔子,“一只腳”背負著產能過剩的壓力,從“奔跑飛躍”一路放緩腳步,到“小跑小跳”,再到“行走都已緩慢”的地步。尤其今年,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投資雙雙下滑的局面使水泥行業的需求迅速被抽離,這樣的沖擊使行業舉步維艱,眾多水泥企業無不擔心的是,行業是否會一路“回到解放前”?雖然行業的“雙腳”在壓力下砥礪前行,同時也練就出來了堅實的“肌肉”。
環保曾是行業發展的絆腳石,而如今,一改傳統的生產模式,行業已經在環保領域發揮著必不可少的作用。水泥窯協同處置技術開始逐漸使行業占據環保產業的領軍地位,成為全國各大城市的“凈化器”。特別是在剛剛過去的APEC會議期間,北京地區所有在建工程項目全部停工,水泥企業除北京水泥廠以外,立馬和金隅其他廠區全部停產,同時大型運輸車輛限制進京。由于北京水泥廠承擔著危險廢物處置等額外職能,所以繼續生產。海螺水泥、華新水泥、中材水泥等擁有水泥窯協同處置技術的水泥企業也在為所在的區域城市發揮著重要的環境凈化作用。
去年10月份國發[2013]號文件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出臺后,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優化企業兼并重組市場環境的意見、發改委關于做好產能嚴重過剩行業違規項目清理整頓的通知、工信部關于部分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在建項目產能置換有關事項的通知、環保部關于在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過程中加強環保管理的通知……國務院、發改委、工信部、環保部等多部門針對水泥行業的多項配套政策和措施也及時出臺。市場開始發揮作用,倒逼落后產能加速淘汰、倒逼低標號水泥產品退出市場、倒逼水泥企業轉型升級等。在行業新增產能無望下水泥企業轉變傳統的發展思路,積極在資本市場探索新發展局面,并購、“走出去”以及大數據資源開發等也逐漸成為企業時下熱捧的創新發展思路。
今年9月份,全國444家水泥企業簽名承諾絕不新建違規產能,可想而知,要這444家企業達成共識并簽下承諾書,這中間需要做大量的協調工作,讓行業欣慰和感動的是,水泥龍頭企業的社會責任和擔當托起了行業的希望,同時也使中國水泥協會所做的大量工作都沒有付之東流。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會長、中國水泥協會會長喬龍德在全國建材行業協會系統工作會議上肯定了水泥行業為全國建材行業經濟效益做出的貢獻。他指出,水泥行業新增生產線建設得到了一定遏制,減緩了對存量市場的沖擊,使大企業更加理智地面對市場競爭,并在行業自律中發揮了很好的帶頭作用。尤其通過強化資源配置效果和降低生產成本,使建材行業經濟效益在工部門中保持較好的水平。
不久后,在上述國家相關政府部門的推動下,和中國水泥協會的組織協調下,新疆和東北三省的水泥企業開始聯合起來簽下承諾書。近期在多家媒體的跟蹤消息中獲悉,新疆和東北三省的水泥企業已經開始停產,河北、山東、江蘇、山西四省的水泥廠受市場影響于12月起停產2個月,明年停產結束后市場好轉將成為大概率事件。“錯峰”是今年兩會22名政協委員首次提出來的概念,為行業化解產能過剩帶來了新的思路。
可以說,上述成績是在政策的支持下,相關政府部門的推動下、中國水泥協會的協調下、水泥企業主動作為和配合下共同努力的成果,缺一不可。
2014-12-16上一篇:2015年水泥行業或將迎來并購重組“大潮”
2014-12-16下一篇:環保政策舉措推動水泥業依法治污邁開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