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全國生產安全事故總量降幅明顯
發布時間:2016-11-09 信息來源:內蒙古黃河能源科技集團 瀏覽:20058次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要求,緊盯重點行業領域,努力實現全年安全生產目標任務
11月7日,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召開月度工作分析會議,分析今年以來全國安全生產形勢,部署11月、12月安全生產重點工作。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黨組書記、局長楊煥寧出席會議并講話,副局長孫華山主持會議。
初步統計,10月份全國共發生生產安全事故4519起、死亡2727人,按照可比口徑(下同),比去年10月份分別下降15%和8.9%,比今年9月份分別下降7.6%和4.6%,降幅明顯。
今年1-10月,發生生產安全事故4.5萬起、死亡2.7萬人,比去年1-10月減少3006起、922人,分別下降6.2%和3.3%。
會議指出,雖然今年安全生產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復雜,不容樂觀。當前一些企業和從業人員非法違法和習慣性違章仍然較為突出,小煤礦重效益、輕安全的現象有所抬頭,導致重特大事故接連發生,如遼寧本溪“7?3”重大事故是因非法盜采煤炭資源引發;寧夏林利煤礦“9?27”重大事故、重慶金山溝煤礦“10?31”特別重大事故均是小煤礦非法違法生產導致。一些行業和領域相繼發生未造成人員死亡的事故(事件),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突出。如10月11日,上海虹橋機場一架載有147名乘客的客機在滑出跑道即將起飛時險些與一架正在橫穿跑道的客機相撞。10月27日,廣東廣州市一輛校車在行駛中起火,事發時車內有46名低年級小學生,處置及時車內學生安全疏散。
會議分析指出,年底是各類生產經營建設活動的旺季,寒潮、低溫、雨雪、冰凍等惡劣天氣增多,防范生產安全難度更大、更復雜。統計顯示,11月份是歷年發生特別重大事故最多的月份。會議認為,11月份是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攻堅期,今年最后兩個月是實現全年安全生產目標任務的關鍵期。
會議要求,要盯住煤礦、道路運輸等重點行業領域,要緊緊盯住商貿制造、建筑、漁業船舶等較大事故反彈的行業領域,保持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力度不減。煤礦安全監察機構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聯合執法,加大小煤礦超層越界、非法開采等非法違法行為的打非治違執法力度,加強對煤礦特別是小煤礦瓦斯監測監控系統應用情況的執法檢查;公安、交通等部門要形成監管合力,繼續保持對“兩客一危”運輸車輛、運輸企業、駕駛員的綜合執法高壓態勢,對超載、超速、超限、疲勞駕駛、夜間違規行駛等嚴重違法行為加大處罰力度。民航、化工等相關行業領域要切實吸取10月份事故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要加大專項檢查力度,把隱患當事故對待,全面落實隱患排查治理各項措施。
會議強調,要加大對典型案例和事故教訓的警示教育力度,充分利用主流媒體、新媒體等各種渠道重點加大湖南郴州“6?26”特別重大道路交通事故、重慶金山溝煤礦“10?31”特別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等重特大事故的警示教育,結合事故案例及教訓及時發布風險警示,全面提升企業人員和全社會公眾的安全意識。要抓緊重慶金山溝煤礦“10?31”特別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嚴查嚴治弄虛作假、超層越界、擅自復工復產等違法違規行為,讓企業及從業人員吸取事故教訓。
會議特別強調,要提高應對極端天氣的防范能力。有關部門要加大對災害性天氣監測預警和預報預防工作力度,加強對沿海地區和礦山、尾礦庫、危化品、建筑施工等易受災害影響的重點地區和行業領域安全監管,特別要加強對民航、鐵路、船舶事故的防范力度。對災害安全防范和應急處置工作進行再檢查再落實,確保災害監測預警及時、風險隱患治理管控到位、應急處置和保障有力,有效防范因極端天氣引發生產安全事故。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和國家煤礦安監局領導班子成員,總局、國家煤礦安監局各司局主要負責同志,總局有關直屬事業單位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2016-11-09上一篇: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部署 深化煤礦安全生產大檢查
2016-10-31下一篇:習近平對全國安全生產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